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  (第1/4页)
    
第十五章
    12月24日这一天,唐绵起得很早。    她习惯性地收拾好自己,又机械地提上包便出门。    酒店走廊里的光亮让时间是永恒不变的,总是看不出个具体点。    结果等她到了餐厅坐下,一看墙上的挂钟——才只现在,那个时候,才7点不到。    这似乎,就是失眠的代价。    碰到王斐雪,是意料之外。    正是因为事先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才会让对方用寥寥数语就直接把唐绵没有防备地拉回现实。    字字句句,像是一把刺刀,直接插进唐绵的心脏。    其实王斐雪说的,唐绵都明白,而且心里非常清楚。    但是以往没有人来提,她总是选择性地将此忽略。    她自己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底气,在此刻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王斐雪有句话不对,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应当的。    黑夜无声无息地来,当四周都安静之时,唐绵内心更加的空。    她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    怎么可能认为换一个城市、暂时性地倾斜一下注意力,就会想不起来前两天李谢安明的那一番话呢?    又怎么可能想不起香港街头的那通电话呢?    在电话的那头,刘女士有点哽咽,语气带着不自然的恳求。    尽管这一切,连带着黎靖炜的信息和他这个人,已经被她放在了心的最最底层。    她完完全全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    其实,唐绵相当明白母亲刘平的不容易。    季老前段时间在喝了两口酒后,对师门的同学们说过一句唐绵后来想想觉得非常有哲理的话:    人的一生之追求总归而言,就分为三个层次,也可以说是三个阶段。    行动自由、财富自由、精神自由。    它们三者循序渐进——    除了个别的“神人”,绝大部分的普通人,不能免俗地,总是一步一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追求。    但是很多人,往往在第二个阶段的前半部分,便止步不前。    唐绵自我反思——    在国内读书也好、国外工作学习也罢,她确实很少考虑过钱的事情,印象最深的一次,便遇上了黎靖炜,并且一头陷了进去。    这样想来,还真是讽刺。    唐绵不是乱花钱的人,但肯定算不上节约。    物质上,只在能力范围内,她几乎不会亏待自己。    对此,除了感谢自己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更加应该感谢刘女士。    王斐雪说的不错,唐绵自己的收入不可能撑得起她的消费。    唐爸爸也有经济实力,但他毕竟已经有了新的家庭,有些时候有心无力或者精力上根本顾不过来,自然有所忽略。    仔细想想,是刘女士的奋斗,让唐绵能够跨越前两个阶层,直接无畏地追求第三阶段。    王斐雪的话,相似的,唐绵也不是第一次听说。    从小到大,旁人偶尔投来羡慕的眼光,她不是不能够感受到。    但她也听人讲过,一个人的成功与父母手上的资源以及孩子自身的聪明努力是分不开的。    可当时的她,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后者上面。    她坚信,自己是努力而勤奋的。    刘女士不是什么富二代,唐绵的外公外婆都是小学老师,家境普通。    她完完全全是靠自己的努力走到今天。    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唐绵在心里补充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