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殿下躺平日常 第77节  (第2/3页)
    “他来了再叫朕。你跟他说也一样。夏收在即,天下最不缺稻草麦秸,令他把此法推行下去。越快越好。”刘彻希望长城以北没有匈奴,那么他就得投入更多兵力。先不说国库,倘若伤亡过重,一定会使得百姓怨声载道。    国将不国,谈什么踏平草原。    春望成天陪在刘彻身边,很清楚他所思所忧。春望毫不犹豫地地应一声“诺”。    以前太尉权重,现在就是名声好听——三公之一。太尉却不敢有任何怨言,因为他怕皇帝。来宣室的路上,太尉很不安,怎么陛下出去一趟回来就找他啊。    得知可以不用面圣,太尉很会说话,不敢劳烦春望通禀。    春望看着太尉的背影在心里感慨,陛下只有在小殿下跟前能做到不急不怒——瞧瞧他把百官吓成什么样了。    十多年前的三公多么风光无两,现今丞相一职都成了烫手的山芋。    想到山芋,春望有点嘴馋,可惜离吃山药的季节还有几个月。    太医提过小孩可以多食山药。山药丰收时节,小殿下也该搬到隔壁。十有八九他跟陛下一个膳房。春望寻思着干站着也是浪费光阴,不如出去透透气,顺便提醒厨子到秋多备些山药。    春望到殿外看一下,确定没人过来,他才去膳房。    离午饭尚早,膳房的厨子说着笑着不慌不忙准备食材。春望一到,膳房一下变得异常安静。春望笑着解释:“陛下歇着呢。我无事可做过来看看。对了,给小殿下准备点rou粥,小灶慢煮,煮至一大碗即可。”随后叫厨子记下秋季丰收时节多备些食材,太子比去年大一岁,可以用的食物也多了。    宣室旁边天天人进人出,御膳房厨子早有耳闻,听到这些向春望道谢,多谢他提醒。    往常多是小黄门盛菜端饭,春望跟厨子不熟,见他们不自在就一脸和气的告辞。    厨子跟春望也没说过几句话,以前见他板着脸,认为陛下身边最得意的宦官高高在上。现在见他这么好相处,他一走就禁不住感慨,以前误会他了。    春望不知道端着累吗。    皇帝见天的想一出是一出,再没有他镇着,宣室还不得乱成一锅粥。    然而这么一会又出事了。    “出什么事了?”春望到宣室正门外,一个小黄门急得团团转,看到春望小黄门像是得救了:“您可算回来了。门口来一人,说是有关淮南王的事向陛下亲自禀报。那人自称淮南王家臣雷被。”    春望脸色微变,一边令小黄门快去把人请进来,一边朝寝室跑去:“陛下,淮南国出事了。”    刘彻翻身坐起来,带起被子,刘据睁开眼睛,心想我这是在哪儿啊。刘彻冷静下来,抱起儿子安慰:“没事,没事,睡吧。”    刘据不敢睡了,担心晚上睡不着,揉着眼睛要尿尿。    刘彻把他给春望,收拾一下就朝正殿走去。    随后春望抱着小孩过来请示:“陛下,奴婢送殿下回去?”    小孩伸手,想听听出什么事了。    刘彻接过儿子:“有些事据儿该知道了。无法理解,也省得过两年分不清人鬼。”    刘据闻言使劲揉揉眼睛,让自己快点清醒。    小孩跟见到舅舅时一样清醒,小黄门带着雷被进来。以防他是荆轲,春望扮恶人,不动声色地阻止雷被靠近。雷被有“书”呈给陛下,春望接过去,确定是一卷书才呈上去。    雷被想必是位善解人意的男子,对春望的谨慎没有一丝不快。    刘彻不怕淮南王反,他也有耐心等淮南国内讧。可是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收拾淮南王一脉,刘彻也不想放过——他眼馋淮南王封地已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