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北京,北京「二」 (第2/5页)
段凑合,面积九十来平,一直在郁知记忆里像一块安心之地。 卖掉的时候,赶上上涨点的风口,出了小几十万块钱。 市场行情涨得快,房子倒手很快,中介抽成也快。 钱到账时,母亲刚做完一轮检查,医生说情况不乐观,需要尽快手术。 手术费用、住院押金、术后药物支出、特需床位加价......治疗计划开始之后,每一样都是明码标价的现实。 冰冷、直接、从不讲情面。 钱像掉进无底洞,几天一个进度,一周一个账单。 唯一有点慰藉的,就是北京的医疗条件是相当不错的了。 算着算着,那点“还算可以”的预算,郁知觉得,要不了多久很就会被掏空了。 留下的钱,估计只够她跟郁瓒租个房、勉强过活。 出租屋选在了离学校近的城中村。 三环内。 母亲专门撑着身体过来租的,成年人说话好办事,房东看她们一家的样子,还说会照看照看。 没有电梯,楼道里年久失修,墙面起皮,她们搬进去时是个阴天,风吹得楼道的塑料布一直响。 出租屋隔音很差,隔壁住着一对北漂的情侣,男的叫陈山,酒吧驻唱歌手,女的则是南方人,声音听起来软软的,但脾气挺呛,总在晚上出现,身上永远都有股喷多从而导致刺鼻的香水味。 至于名字,郁知只知道这里的人都喊她“小黎”。 有一次郁知在餐馆深夜兼职回来,小黎正靠在门口抽烟,身上的黑色皮裙太短,露出一截细白的小腿。 她冲郁知笑了一下,烟雾从唇间吐出来,嗓音有点沙哑:“你每天回来都这么晚啊?” “嗯。” “学生还打工啊?” “对。” “也是够辛苦的。” 女人点点头,没再问。 * 从母亲第一次手术做完的那天起,郁知就去找了兼职,挣钱多的她指望不上,但在夜市摊,菜市场,餐馆......聚集在不属于首都繁华的地方,郁知可以找到属于她这个年龄的“报酬。” 大多都是钟点工。 郁知还是想努力点,两边都顾上,这样,她还是可以上学的。 休学,她暂且没想过。 母亲的第二次手术很快就来了。 那天,郁知跟郁瓒坐在医院长廊上,都在发呆。 两人靠在一起,肩挨着肩,像两截折弯的柳条。 这病折磨的,不止一个人。 俩小时后,手术仍在继续。 郁知从备好的饭盒里掏出两个尚有余温的馒头,递了一个给郁瓒。 “吃点。” “姐,我不饿。” “再装?都三四天都没怎么好好吃了。” 郁瓒还是坚持说他不饿。 郁知没再管,自己低头咬了口。 馒头是热的,但吃到嘴里跟石头一样,她咽得艰难。 又咬下一块,郁知转头把其中一半塞进郁瓒嘴里。 “吃。”她说。 郁瓒本来没什么反应,咬了口后低着头,忽然就抽了一下鼻子。 随后,低低的,压抑的啜泣声在郁知耳边响起。 再等到馒头咬到一半,郁瓒忽然就不吃了,慢慢低下头,靠过来,把脸埋进郁知怀里。 男孩额头顶着郁知的胸口,一下接一下地抽气,越哭越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