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仁心濟世,難逃紛爭 (第2/3页)
合指”! 重返汴梁,塵埃落定 蘇清宴從密室再次拉走了三箱金銀,剩下的金銀繼續藏在自己江陵府的莊園地下密室練功房。 這三箱金銀藏於汴梁另覓一處隱祕所在,建造了一座更爲堅固寬敞的練功密室。 他剛回到汴梁承和堂,蕭和婉的兒子林雲岫與他的愛徒陳彥心便圍了上來。 “師父,您和孃親還等什麼呀!” “就是,我們都成親這麼久了,您二位也該把事辦了吧!” 在兒女們的連聲催促與笑意盈盈的注視下,蘇清宴與蕭和婉相視一笑,終是擇定吉日,紅燭高照,正式結爲夫妻。 自此,蘇清宴再也不需要漂泊與紛擾,終在汴梁的煙火氣裏,緩緩落定。 宋哲宗趙煦親政,朝堂風雲再起。 這位年輕的皇帝力圖革新,在內政上部分恢復了神宗朝的變法舉措,對外則任用章楶等將領屢破西夏。然而新舊黨爭愈演愈烈,舊黨內部更是分裂爲以程頤爲首的洛黨、以蘇軾爲首的蜀黨,以及劉摯等人組成的朔黨。三黨雖同屬舊黨,卻因政見與私怨互相傾軋,將朝堂變成了不見硝煙的戰場。 在此背景下,林雲岫因力主恢復新法而獲哲宗賞識,被破格提拔爲開封府尹,總領京師民政、司法、賦役等要務。他提出的改革方略深合帝心,成爲變法派的中堅力量。 哲宗爲推行新政,對舊黨重臣予以嚴厲打擊:追貶已故的司馬光,將蘇軾、蘇轍等一干名臣遠謫嶺南。然而,這場改革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林雲岫雖得聖心,卻成了衆矢之的。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儘管有妻子陳彥心憑藉高超武藝時刻護衛,讓林雲岫數次化險爲夷,但那些藏在陰影中的手段卻令人防不勝防。他終究低估了利益被觸動時,人性所能展現的惡。 在朝堂上,他尚能憑藉機辯讓那些陰陽怪氣的保守派啞口無言;可下了朝堂,陰謀才真正開始。 太皇太后高氏之弟高赫,成了最危險的敵人。這位國舅爺經營多年,黨羽遍佈朝野,身邊更是網羅了不少江湖高手。他趁林雲岫夫婦在府衙辦公時,派人潛入林府,打昏丫鬟僕役,竟將他們的幼子擄走,祕密送往遼國作爲人質。 這還不夠。 高赫的毒手,竟也伸向了承和堂。 起初,只是有些陌生面孔前來求醫。蘇清宴和蕭和婉細心診治,明明藥到病除,可過不了幾日,這些人便回來鬧事,硬說病沒治好,這裏疼那裏痛。 “婉兒,你可發覺近來有些不對勁?”這日晚間,蘇清宴蹙眉道,“那些人的病症明明已愈,爲何三番五次來找茬?” 蕭和婉也憂心忡忡:“是啊,脈象平和,氣血通暢,他們卻偏要無理取鬧。” “背後必定有人指使。”蘇清宴目光轉冷,“明日起,我們暫關店門,我定要查出是誰在搗鬼。” 閉店後,蘇清宴暗中查訪多日,卻發現並非同行嫉妒。這讓他更加疑惑:“我們在汴梁並無仇家,究竟是誰要如此針對?” 查無所獲,他只得夜裏潛回,對蕭和婉嘆道:“不是同行所爲。” “那會是誰?”蕭和婉更加不安。 “暫且不知。但只要我們一直閉門,幕後之人遲早會露出馬腳。” 然而,真正的風暴纔剛剛來臨。 很快,市井間開始流傳關於林雲岫夫婦“賣國求榮”的謠言。當蕭和婉從街坊口中聽到這些污衊之詞時,又驚又怒,哭着對蘇清宴道:“雲岫是我的兒子,他絕不會做這種事!可這孩子……爲什麼出了事都不告訴我?” 蘇清宴連忙安慰:“別急,我也相信雲岫。你且在家中等候,莫要出門,我這就去找彥心問個明白。” 安頓好妻兒,蘇清宴趁夜潛入林府,卻震驚地發現——府中空無一人。 陳彥心與林雲岫,竟不知所蹤。 蘇清宴心下一沉,深知他們必定已遭遇不測。此刻夜色深沉,他立於汴梁街頭,四顧茫然。人海茫茫,該從何處尋起?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漸凝。無論如何,他必須找到他們——哪怕要將這汴京城,翻個底朝天。 雁門關外,師徒重逢 這樣沒頭沒腦地找下去終究不是辦法。蘇清宴心念電轉:既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