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该说正事了 (第3/3页)
发往各地州府贫瘠的州县,把此事告知当地主官,让他们召集百姓将货物送往官府,由当地府兵押送京城跟西洋人进行贸易,然后由官府发回原地,富庶百姓。” “臣等遵旨!” “列位臣公,朕不怕你们吃,但是朕不希望你们吃相太难看了。 别到时候只顾着自己吃饱喝足,而忘了民生吏治。 心里有个度就行了!”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鸿胪寺!” “臣在!” “消息怎么传到西洋人的耳朵里,你们鸿胪寺跟户部,吏部协商解决。” “臣遵旨。” “这件事你们心里有数就行了,若是流传到民间,让百姓议论纷纷,你们挣多少多少,朕罚多少!” “陛下放心,吾等宁死也不走漏风声!” “老姜,丰盈国库的机会给你了,不用继续跟朕再诉苦了吧!” “臣知罪,陛下圣明。” “入座吧,趁着空挡好好想想怎么将与西洋人的交易把利益最大化。” “是,谢陛下!” “工部,你的折子说一说!” “回禀陛下,年前陛下交代工部,户部协同办理的关于北府,新府两地筹建学堂,大兴教化的事情已经初见成效。 如今两地已经兴建学堂一千二百一十五处,其中八百处已经有了教习先生。 吏部正在继续颁发政令,大肆鼓励士子赴北教学。 因为陛下一系列仁政的颁布,两地百姓送家中子女入学进读.........” “办的不错,剩下的也不要懈怠了!” “是,臣遵旨!” “兵部!” “回禀陛下,老臣协同吏部,户部精简兵马一事也在这半年处理了十之八九。 如今各卫,各部,各地州府左右监门兵马.......” “好,关于赋闲为农,战时为兵的将士安抚问题,你们兵部还得多上心才行。 如今天下百废待兴,可不能因为你们的疏忽问题发生了兵变或者民变之事。 朕说过,民生吏治无小事,你们必须全力以赴。 否则,你这位兵部尚书也就坐到头了。 吏部,户部协同。 武官六监也不得渎职。 不然的话,朕绝对不会在民生吏治之上这等关乎天下兴亡的事情上,对列位臣公因为渎职而网开一面的。 你们都知道朕公私分明的秉性,希望你们铭记在心!” “臣等谨遵圣言。” “吏部!” “回禀陛下,关于秋闱.......” “刑部!” “回禀陛下,关于各地州府吏治一事,老臣协同大理寺......” 六部九卿,各辖下衙署的奏折从东方见白之时,一直奏对到午时才告一段落。 柳明志看着百官归位,老老实实等候散朝的模样,似笑非笑的举起了手里的文书挥了挥。 列位臣公,你们的奏折启奏完了,朕也该说说接下来的正事了! 早已经等待着退朝的文武百官,听到柳明志开口,下意识的准备行礼退朝,听到柳明志的话语愣然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还有正事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