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89 (第2/2页)
露遗憾,纷纷说:“只有小将军才是最好的。”“只有小将军在咱们有难时伸手。”“真想让小将军来家喝杯喜酒。”陆将军上回从咱家走,一直到眼下走多少天啦?王婆子用手蹭蹭衣裳,“要想知道,我回去给老jiejie们翻。他从走,我就记,在俺家炕围纸上,一日划一道。”恩?马老太忽然觉得自己对珉瑞不够好,还有进步的空间。你瞅瞅,这王婆子都能有心记下走多少日,她都没有记。“你记它做么?”又不是你孙女婿。就在这时,外面大门口传来唢呐声。艾玛,一帮要饭的来啦。这些职业要饭的,和路上遇到的可是两码事。这些人比狗鼻子还灵便,哪个村有喜事有什么的,他们啥事都知晓,掐着日子上门。不过,倒是不膈应人。人家不白拿吃喝,上门讨饭会说吉祥话。今日这伙更专业,还带着乐器:唢呐。马老太她们立即端出早就准备好的列巴,“今儿大喜的日子,要是打发不走,再多给点儿,别与他们吵吵嚷嚷废话。大户人家,人家那都撒些铜板钱打发。我三儿有这么多同年在场,别出什么纰漏让我儿丢面子。”中啦,中,放心,小鬼难缠的道理还是懂的。与此同时,丫丫小脸红扑扑的跑进宋福生家里找钱佩英:“夫人,共栖村的周家送来贺礼,正在门口等着。”“你叫我什么?”钱佩英猫腰轻拍丫丫屁股一巴掌,淘气,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不向她叫三婶改叫夫人。钱佩英急忙出了小楼去找大伯娘。周家那是大伯家的亲家,大伯家最小的闺女翠兰,已经和那周地主定了亲,明年四月初嫁。本来初定想三月,但是怕三月份,宋福生人在京城科举还赶不回。周家那意思,往后等一等,想让三哥(宋福生)前来参礼。没一会儿,隋家也送来贺礼,隋家不仅礼物到,而且人也来了,老隋的媳妇都跟了来。钱佩英说,我去给你们喊老宋。老隋急忙拦住。望着宋福生在一堆人中间周旋的背影说:“不用,那都在忙着,咱们又不是外人,什么时候不能说话。这么的,我那亲家在哪呢,我去找他。”说话时,还暗示他媳妇,让帮着忙活忙活,别真拿自己当客人。然后老隋才领着儿子隋绍波去了后院找宋福喜,让这毛家女婿帮宋福喜那个准岳丈干干活。大丫和老隋家大儿子的婚事,定在明年秋收后。要不说这老隋一家是憨厚人呢,在娶媳妇这件事上,始终将姿态放的很低。咋回事呢,最开头定的婚期不是秋收后。那时候初定婚期是六月,结果朱氏那人,张嘴就来,当着外人面前说:“啊,让俺们大丫嫁过去就下地收粮,过门就累断腰,晒的却黑的。”给宋福喜气的,拦又拦不住婆娘,那都嘴一张不过脑子说了出去。可能是媒婆回去就学舌了呗。没过两日,隋家就又让媒婆来了一趟告诉道,又找人算日子了,上回初定那日子没有秋收后这日子好,这个找人合过八字,更吉利,咱们秋收后再嫁。说白了,就是寻个借口,依了宋家。这不嘛,就因为有这个小插曲,宋福喜在后院见到老隋和未来女婿时,离很远就迎上前露出笑容。宋福喜寻思:咱瞎摆啥谱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