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_分卷阅读69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90 (第2/2页)

话才说,“好像是大郎他们的顶头官。”

“啊,那就是咱村列巴奶砖送去的场衙官?”

“应是。”

“哎呦,难怪让咱村挣这份钱,你看看那俩官与咱团长的关系,称兄道弟,要不说咱全村都是借团长光呢。没有咱团长,咱就算会熬奶砖、奶砖能熬出花儿来,人家也不能收哇。”

“对,这就叫上面有人好办事儿。”

“那你们说,那俩场衙官和县太爷谁官大?怎么看县太爷对那两位大人点头哈腰的,那些举人老爷们也都围上去打招呼?”

在举人老爷们心中,自然是要和魏大人、庞大人多说说话的,尤其是和魏大人。

这位可是从户部下来被分到仓场衙的。

你先别管魏大人在户部时受不受重视,就凭人家曾在那里就职,正儿八经的衙门门槛高。帖子能送到户部尚书、侍郎等几位大人手里,凭这份能量就不能小看。

当李知府的贺礼到,这一嗓子传开时,村里忠厚老实的老爷子们甚至互相问:

“咱要不要跪下呀?”

你跪礼物干啥?

那不得谢谢嘛。

“谢谢你也不能听声就跪呀,该给团长丢脸啦。话说,今儿才知晓知府姓李。”

原来是姓李啊。

任公信提醒:“有点儿深沉劲儿,没见过更大的官吗?”

“谁?”

“你们忘啦,陆将军。”

对,俺们可是见过定海将军的人,任家村村民立马底气足了些。

不过,村里人即使腰板稍微站直溜些,脸上仍旧是一副:

俺的娘啊,原来县老爷亲自来宋家真不算啥,奉天城的知府都要给团长的义子、外甥女庆贺。这两对新人,往后要是不好好过日子真说不过去。

看热闹看到这,村里人又开始新一轮的:

“团长那人,品性是真好,宋九族家人是真不忘本哪。”

可不是?

他们这些老农,要不是仗着和团长一个村里住着,要不是仗着宋九族家从来没有门缝里看人,说实在的,哪有资格扯两块红布就登门喝喜酒。

你听听,你看看,人家门槛迈进来的都是啥人。

“我觉得咱们在这里吃席是在给团长丢人。”

“别那么想,团长不能觉得咱们丢人。这么的,快,再拎娃娃们的耳朵叮嘱一遍,等会儿开席收着点儿,吃不饱回家吃,不许丢磕碜,再恶心着那些大官。”

其实,关于李知府送来礼这事儿,连宋福生也很意外。

宋福生见过李大人,远远的看着,从来没有说过话,不明白怎么会给他送礼?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这份疑惑里,也有村里人猜测的想法,那就是:

如若是他家茯苓嫁人,那是他亲闺女,多多少少还有些说得过去。

这只是义子、外甥女成亲,是不是有些太客气了?

全家就马老太一个明白人。

没错,她知晓李知府为啥送来礼物。

老太太认为:

那不是珉瑞递给她一个牌子吗?嘱咐家里要是有大事、难事、解决不了的事,可以不用搭理童谣镇的知县,让她越级直接去找李知府,凭这个牌子,人家就定会面见她。

珉瑞怎么可能只嘱咐她这一头,也要和那面打声招呼的对不?要不然人家那么大个官认识她是谁呀。

所以说,李大人的这份礼,可不是冲她三儿面子,是冲陆珉瑞的面子。

马老太急忙从裤腰处拽出一张红封,这都是早先准备的,以备给哪家娃子红包。

她将这张红封打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