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07 (第1/2页)
价会宁大山里的东西良莠不齐。宋知县上任后,认为只有县衙牵头,号召百姓们归于集中的收购,形成一股力量不是零散的,才能有优势让好的会宁特产占据市场,并且保质保量,才能逐渐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富贵不止解释清楚了只有县衙出面才能让百姓抱成团。才能让山区的贫困户,通过出售自产的优质特产实现有尊严的脱贫,不再让朝廷一想到那个偏僻的地方就是个困难县,要给会宁穷苦二字摘帽。而且还直接告诉皇上,他这个货商又是收又是卖命运来却拿不到别人想象中的高利润。因为知县大人在最初就命他们,要拿出很多利润建设会宁,这是提前订好的规矩更是命令。皇上摸着松花石,一副静听下文的模样。宋富贵就开始背福生说过的那些。推销土特产上行的同时,拿出银钱鼓励补助百姓开垦荒地,深耕希望田野。知县大人始终强调,到啥时候咱都离不开粮食,要以地为本。稻花香里才能说丰年。大太监看了眼皇上,心想:这话算是说进皇上的心口窝。干什么都别忘了种地。富贵继续道,宋知县到任后还说过,全县甭管做什么都要围绕一个最终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不愁会饿死人,不愁全家没有棉衣穿。保障嘛。保障家家有耕田。保障户户在农闲时有副业收入,贴补生活开销。皇上问:“你怎么不说了,那第三保是如何呀。”富贵吊足皇上胃口,这才告知道:三保是,在天灾再次来临时,无法与老天做抗争时,县衙有银钱带动百姓自救。县衙不用向上级申请拨款,不用向朝廷伸手,就能保障被波及的百姓有医疗救助和盖得起临时安置点。第九百九十七章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一更)宋富贵讲完就跪地。一副草民确实知晓您是皇上的模样。也正是知道,才会说这么多。要说的,肝颤也要讲的明明白白。错过这时机就没啦。毕竟福生离您太远,经过那一级又一级的嘴,谁知道到了您那里会传成啥样。富贵谁都不信,包括杨明远对他说的。他只信自己。就怕皇上寻思这是宋家的买卖,以为福生的功劳大过瑕疵去补偿之类的。求皇上您可别委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全睁开全明了的好。所以说,越矩哪怕被砍头都要讲。眼下讲完了,草民请您降罪。其他人听完,像是一幅画,像是被定住了一般。楼上静悄悄的。皇上站在二楼窗边,背对着身,望向北方。旁人根本看不到皇上的表情。陆畔的二姐夫是难得放下清高的心态。原来县官还可以这么当。他心头只涌动着一个念头:小舅子,请你速娶宋家女好吧,这样他就能好意思登宋家门了,合理地向宋知县请教一番。孟大学士孟景遇看着皇上的背影,是在心里第一次假设:当初如若他点中宋福生为状元,眼下又会是如何。当皇上再转回身的时候。富贵觉得一切变的非常出乎他意料。他这么敢想的人,都没有想到。皇上竟对那位孟学士说:“你不买这松花石吗?老爷我觉得这块,唔,就不错。”随手一指,指了个标签标注万两银的摆件。那位孟大人看一眼标签,看眼皇上:“这……”“恩?不好吗?”“好,好,这松花玉石极好。那个,店家,给我送去。”大太监李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