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42 (第1/2页)
能再次拍了拍杨明远的肩膀提醒:“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皇朝大名鼎鼎的柳将军。”杨明远迅速神思归位。在御前行走,镇僵几位将军的名讳早已多次耳闻。向柳将军行礼。柳将军一看来的这位钦差和宋福生很熟悉,更不端着啦。特意下了马,将马鞭随手给了身后副将,来到杨明远近前道:“恩,果然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宋福生等待这俩人说完客套话后,又指了指周同知,他的副手,“周大人。”杨明远不再像对柳将军那样客气了,什么您谬赞了之类的,什么远在京城都有耳闻,黄龙文修武备,一文一武两位带头人将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日新月异。对待其他人,脸上只带着得体的笑容,随着宋福生介绍,对周同知、刘守备、罗判官等十几位官员微一点头。至于其他官员,宋福生也没再介绍。没必要。别闹,人家明远是京城官,御前行走的人。天子脚下那里,有时候它不完全讲究官阶,讲究能不能时常见到皇上。更何况,人家此次前来是钦差身份,别说那些小官员不足一提,就是他宋福生都得配合。宋福生先示意柳将军上马,随后示意杨明远上车:“请。”杨明远又开始短路,别的,叔,您不上车,我上不了,您先来。甭管杨明远带来的礼仪官员还是在黄龙府各官员眼中,看到的就是宋知府和钦差大人,两人在车前捅捅咕咕了好一会儿。他们等候在一边,上车不是,不上也不是,就很尴尬。最后是京城来的钦差大人赢了,宋知府先一步上了车。今日黄龙城。百姓有被安排了任务,要驻足在街道两旁迎接。百姓们最初挺不解的。他们这里靠近边境,以往每隔几年到进贡那段时日,有钦差来,更有高丽使者带着长长的队伍经过,但和他们有啥关系啊?也没这么费事儿。后经官吏们挨户敲门给组织到一起传话讲解,百姓们倒觉得与有荣焉了。为啥这样讲呢。因为人家官吏说啦:这叫咱们大城该有的风貌。满天下也没有几个城池挨着边境,我们有幸住在这片黑土地上,就要有主人翁精神。主人翁懂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咱们要让钦差看看,回头黄龙就能传到御前。咱们更要让高丽人瞧瞧,我们只隔一座山一条河,却和你们那边境不一样,我们这里安居乐业。所以说,别嫌折腾,先放放手里的活计。你看看人家京城的百姓,那更是所有欢庆活动都要参与。人家抱怨了吗?那就是住在大城池百姓该做的。咱们黄龙,今日先迎钦差练练手。赶明外国人通过就能更熟练。负责附近几条街的捕头都上树了,在拉横幅。百姓们举着红黄绿的各色小旗,在等着钦差的官队进城。有几名妇女在城门这里开包子面汤铺子的,还挨了训斥。那发下去的小旗明显变小,给衙役气的,怎的,偷偷裁剪下去绣荷包啦?自从知府大人上任以来,这些百姓可不好管理啦。都知晓宋知府是为民做主的好官,他们这些官吏要敢像以前似的在执法中打骂,惹急眼了,这些百姓真敢联名去告。车队终于进城了。官吏们摆手:“挥起来!”沿街的百姓们纷纷摇晃起小旗,脸上挂着主人翁般的笑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