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97 (第1/2页)
第一次求他,他要送去干干净净的人。皇上摆驾去前皇后的宫里。丁坚代皇上给宋知府回信:不日,嬷嬷就会到黄龙。丁坚边回信边觉得表弟的岳父真是位妙人。他现在有点谁都不服,就服这位。处处能合皇上心意,这不是妙人是什么?换咱是皇上,咱也不喜欢抱团啊。你们沾亲带故抱团要做什么,要合起伙来抵抗朕?要抱团谋私利吗?然而放眼望去,满朝文武,真就沾亲带故。这种情况,对于皇上来讲,没办法的事,是门当户对造成的,但实际上很反感。尤其是想重用的人,也因为联姻陷进这种关系网里,就很无奈,要费心多观察。而表弟这岳父,一年到头不给皇上来封信,忽然在皇上嘴上不说,谁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时,给来了一封“表忠信。”在丁坚看来,这就是表忠。借着小事说事,一副要和陆家先撕撸开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怕陆家占他便宜呢。还表现出一副傲骨,宋家不打算更不会靠陆家。宋家就是宋家,宋家一定会行,定死了,但靠的是自己。甚至信里还有些文人的狂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敢说他靠对皇上的衷心,靠兢兢业业的实干,将来就不如陆家?这是一份自信,更是一种对皇上许诺会好好治理地方的魄力。丁坚观察,御前行走这么久,还别说,正中靶心,皇上还真就欣赏这样的,宁要那狂傲的,也许会犯错,也不要那不出头的。就连他也是。大家都是人。你说换咱是皇上,将心比心,高不高兴有宋知府这样的臣子?这叫懂事儿。另外,丁坚在代笔回信时,还在心里好笑的替别的大臣委屈一番。因为有的大臣也有像宋福生信中这么想,且这么做的。在朝堂上,联姻又如何,公是公,私是私。想法不一致,照样撕破脸。他家,他外祖家就是这样做的。唉,就是没抓住机会向皇上表态一番。达到的效果,它就是不如那种会说话的,比如宋知府。宋知府以后能不能做到还两说呢,可人家及时表态,真是个大妙人。丁坚心想:要将信内容背下,将来表弟回京,要背给表弟听。看看你岳父,在皇上面前,和你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逗逗表弟。而皇上此刻已经到了前皇后的宫里。他先看着前皇后的画像,独自一人坐了好一会儿。皇后和他吃了不少苦。担惊受怕,一步也不敢行错,那时候被其他皇子妃没轻了奚落。天下统一,庆典,分封,他最近很忙,已经好久没来坐一坐。当皇上出来时,特意唤过前皇后身边的老嬷嬷。提起煜亲王妃教养嬷嬷的事。这位老嬷嬷眼下已七十高龄。她跪在皇上面前,感谢皇上想恩赐她出宫,有这种好事还会想着她。更感谢这些年,皇上对前皇后身边这些老人的优待。只是老嬷嬷仍是拒绝,对皇上讲,她年纪大了,想一直陪着前皇后,从始至终。自己拒绝了,这老嬷嬷却叫来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景嬷嬷和曾嬷嬷。她求皇上,想让这两位嬷嬷出宫去伺候煜亲王妃。两位嬷嬷闻言很吃惊,最初也是想拒绝的。但老嬷嬷私下劝她们,从先皇后进宫选秀,你们就被分派来照顾她。那时候的皇上还是皇子,连正主都不受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