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2/3页)
炽灯,格外惹眼。    不像其他人家,用的是便宜灯泡,发出淡黄色的昏暗光亮。    杨瑞霖在二楼楼顶上露了个头,又消失不见。    很快,他提着一个篮子走过来了。    篮子里是热水和热馒头,还有一盘牛rou和一碟咸菜。    看到朱盼盼的爸爸,杨瑞霖乖巧地叫道:“朱大叔好。”    朱爸爸看他过来,拿了几棵花生递给他,让他尝尝这个品种的花生味道怎么样。    杨瑞霖在学校不怎么说话,也就跟朱盼盼能说一些。    没想到,他跟朱爸爸挺聊得来,说起北京的事,还提到他爸妈卖菜的事。    以前,朱爸爸去过北京两次,也说起他到北京卖姜的事。    “那时候,国家还不让私人做生意,我也不敢带太多姜,就带了五十几块,大概有三十斤吧。坐火车的时候,把所有的姜都塞在衣服里,用大衣挡着,没被查出来。一到北京,刚下火车站,还没等摆好摊,就被一个单位的领导全包了。北京是好地方啊,对咱们农村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朱盼盼很喜欢听爸爸说起他以前走南闯北的事迹。    那时,爸爸还年轻,天南地北到处闯荡,当过包工头儿,当过列车员......    后来,家里孩子太多,mama一个人照顾不过来,爸爸只能选择留下,被四个孩子牢牢绑在了家里,当了一名乡村医生。    要不然,以爸爸的本事和魄力,肯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或许,现在的人不能理解当时的父母为什么要生这么多孩子。    大家反而会指责农村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当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每家都生三四个孩子。    要不是后来的计划生育,可能孩子更多。    朱盼盼家被罚了很多钱。    村干部们还把她家的电视机和猪弄走抵罚款。    不过这些都过去了,现在她家虽然不富裕,但是至少衣食无忧。    生活还不成问题。    或许,朱爸爸和朱mama最喜欢的就是,闲暇时间,儿女们围绕在身边的感觉吧。    一个个叽叽喳喳,笑啊,闹啊,带给他们无尽的乐趣。    杨瑞霖家没有地,他对刨花生很感兴趣,跟着朱爸爸学习,刨了好一会儿。    天完全黑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