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终于等到真郎下生 (第2/2页)
锣,撞得檐角的铜铃都晃了晃——是个健康的男娃,哭声里带着股子劲儿,像春天刚抽芽的竹子,撞得人耳朵发麻。那些“夫人怀的是丫头”的谣言,瞬间碎得像晒干的桃酥。老爷抱着裹在红绸里的婴儿,脸上的褶子都堆成了花,连花白的胡子都在抖:“我老王家,终于有后了!” 太太躺在床上,头发散在枕头上像摊开的墨线,脸上带着疲惫的笑,眼睛里却亮得像浸了蜜的桂圆。小侍女挑着帘子进来报喜时,她还伸手摸了摸婴儿的脸蛋,指尖泛着淡粉。 “太太生了,是位少爷!” 小菊猛地抬头,喉结动了动,先念了声“阿弥陀佛”——太太没事,比什么都强。他这才想起“少爷”这回事,手忙脚乱摸出帕子擦眼泪,帕子上还留着早上给春燕擦脸的胰子香,凉丝丝的。 可帕子刚碰到眼角,他忽然听见春燕极轻极细的一声“菊”。那声音像被猫爪子轻轻挠了一下,又像刚出壳的雏鸟被掐住了喉咙,颤得他心口发疼。他低头,看见春燕把脸埋得更深,鼻尖蹭着他衣襟上的补丁,两只小手死死攥着他的前襟,指节泛着青白,像冬天冻硬的萝卜。 “菊,”她又喊,声音闷在布纹里,像浸了水的棉花,“以后……我是不是不能再叫你菊了?” 菊僵在那里。产房里稳婆的“恭喜”声像潮水似的涌过来,老爷的笑声像鞭炮炸在耳边,震得檐瓦都嗡嗡响。他张了张嘴,却先听见自己喉结“咔”的一声,像被门槛绊了脚的孩子,话都堵在喉咙里。 春燕没哭,只是攥得更紧,指甲透过单衣掐进他的肩膀——那点儿疼像根细针,慢慢扎进他心里,连呼吸都带着酸味儿。 远处,老爷抱着襁褓往祠堂去,一路高声吩咐“设香案”“备祭品”,声音像裹了蜜的铜锣,飘得满院子都是。檐下的新燕终于叫了一声,却被那笑声盖了过去,细得像根丝线。 老爷给孩子取名“王耀”。耀,是光,是亮,是老王家盼了十几年的香火,是刻在祠堂牌位上的“子嗣延绵”,是所有没说出口的、浸着汗水和眼泪的愿望——盼他长大,盼他读书,盼他撑起这诺大的宅子,盼他让老王家的门楣重新亮起来。所有的期盼都揉进了这个字里,像把春天的阳光都装进去了。 而春燕仍埋在小菊怀里,只露出两只眼睛,盯着祠堂方向飘来的香雾。那雾里有檀木的味道,有纸钱的味道,还有某种正在慢慢远去的、像春天的风一样的东西——她抓不住,却偏偏闻得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